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甲u2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甲u2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觉得可以在中甲保级,但是排名前列估计是不可能的。
首先u23国脚们的确大多数都在中超踢比赛,也有在中甲踢过比赛的,但是我觉得就凭他们在中超,中甲赛场的经验和他们的数据来看,要和众多中甲俱乐部有长年中超中甲联赛经验的球员踢,我觉得拿下比赛比较困难。就是当年一直踢中甲的北京理工都不是全部U23,而且还有外援,虽然u23都是各队选出来的精英u23球员,但是我觉得,对上其他俱乐部胜算不太大。
其次,外援这个问题,现在很多球队包括中甲的外援都是很厉害的。就拿武汉卓尔来说,队内外援莫雷罗,玻利维亚国脚,去年中超射手榜金靴,还有原来上港的埃弗拉,还有萨米尔,看外援就觉得很厉害了,可是冲超还是没有冲上去。再看看原来从中超掉下来的绿城,上海申鑫,都是中游队伍,几乎没有好外援的球队都比较落后。
和中甲的老油条踢,u23毕竟还年轻,要说都踢过几年比赛以后,在中甲还是能立足,但是现在的u23,我觉得能保级挺不错了,要不然为啥球迷们都对u23政策一直保持怀疑态度,对球队的成绩肯定是有影响的,年轻球员很容易被打爆的。
排第几名这不好说,应该不会靠前,年青球员有优势也有缺点,优势是冲击力和创造力,缺点是情绪稳定性.经验和对抗等等,但我想这个想法还是比较大胆,也有建设性,抛开球员的意愿,我想对整个队的积极性是有帮助的,不过可能不太现实。
谢谢邀请!
这是u23政策出台之后劳道君看到的最有创意的一个设想,看起来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既能保障了中超的质量,又让u23球员得到了锻炼,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在问题的最后,题主还是要求中超球员保留一个u23名额,那就意味队伍中要继续保留u23的球员,那么各个队伍中,至少要保留3名左右的u23球员以备不时之需。如果17年赛季出战,18赛季继续负荷年龄,锻炼了一个赛季,18年正式出成绩的时候,这个时候放出去踢中甲,显然是不可能的。第二种可能,17年符合u23,18赛季超龄了,可能踢不上球了,这个时候,对于俱乐部来说,留着也没啥用了,这样还要求各个队伍承担工资,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二点,从团队建设上来讲,这个团队一直是松散的。
人员来自各个队伍,教练团队也是临时的,有积分,但又没有升降级,这支队伍的战斗欲望会来自哪里呢?对于他们来说,比赛仅仅是个练习而已,这样的练习赛,感觉如同我们的国奥队去德国参加四级联赛一样,打着学习的旗号,其实意义并不大。
第三点,这支特殊的队伍自己积分,那对于他们的对手中甲球队来说,在他们身上拿下的积分还算还是不算呢?如果不积分,为了减少伤病,中甲球队在遇到这支特殊的队伍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全替补打一场热身赛,如果积分,而对方的成绩又不影响升降级,这支队伍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我这里说的空间,想必大家都懂得吧。
综上所属,这个提议是非常好的提议,但是执行起来会有很多难度,事实上,也没有啥意义。
感谢劳道体育的回答,也欢迎更多头条里的朋友来回答 。
条件说的不太清楚。有许多坑,我自答补充一下。
一、条件补充
1、U23是各队上赛季参加过中超比赛的球员(降级球队以升超球队替换),球队举荐,但也需要试训。年龄上可以稍微放宽一点,24岁,前腰和前锋两个位置也可以放宽到25.(这两个位置教练组可以直接从球队要人,数量仅限一人)。
2、中甲球队可以选择替补参战,但是比赛是有积分的,不重视的结果可能会失分。失分有可能就影响冲超或保级。
3、球员必须好好打,因为这有可能是他唯一向母队证明可以占据一个主力位置或值得球队好好培养一下的机会,不好好踢,同样坐板凳,在这坐板凳的结果就真是离退役不远了。
4、也不白踢,中超不是有分红吗?不知道中甲有没有,有的话可以依照排名分红。
5、公平起见,中甲也可以组织两支这样的队伍打中乙。制度相同。
6、中超球队仍保留新政1.0,取消上3U23的规定,即保留首发上一个U23的规定,限定累计时间,比如45分钟一场,不好打的球队可以少上一会,好打的可以多打一会甚至全场。全赛季累计45*30算合格,未达标罚款+扣3-5分不等(依时间段),该分值计算到总分当中。
二、好处
1、通过这样的操作,继续保持中超的观赏性。
2、通过这样的两支球队参加有强度的比赛,提高年轻球员的比赛经验和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
3、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中国稀缺的前腰和前锋。
4、如果这种模式可以继续的话。变相增加了低等级联赛的队伍数量。为以后的中超扩编提供基础。
5、通过这种模式才能更好的培养新球员,也给老队员生存的空间。至于年龄方面可根据成效降低年龄,比如降到20(前提是中超年轻球员也跟着降)。
6、有这样的两支球队存在,不比新政强制下培养的年轻球员少。还能更培养人,位置更全面。
本人对足球行业规则不了解,只看过3、5年球。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评论留言、直接回答都可以,当然虽补充了一些条件,可能还有大坑,我会根据回答或留言陆续填上。
不怎么看,意外收到邀请回答。那我就说几句吧,不像其他专业人士等怎么分析u23的规则和各个球队实力,怎么对比强弱,怎么说国足不争气不上进等等等褒义贬义;我只有以下看法。
1.从小教育熏陶,国家从根本上改革中国应试教育弊端,全面发展德体智教育。当然了现在都号称德体智,实际上都是扯淡。小学的学生们一整天看书写作业的时间占了一大半,其中吃饭休息睡觉时间比成年人多不了多少。
2.国家地区贫富差距太大,有钱人家和没钱人家思想观念不同,所关注和向往的需求不同。家长对孩子灌输的理念往往是理想化,而不是为了某一个运动,某一个事业去培养孩子的专业方向。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会是兴趣,没钱人家的孩子可能会是渴望能闯出一片天地,可因为家庭原因等跟不上专业化足球的训练而放弃。
3.我说不下去了 就这样吧。总的来说国家没有决心去发展这项运动,都被某些人士搞乱搞臭了。不思进取,没有拼搏的精神!
从去年开始,中国足协就要求中超和中甲俱乐部实行U23球员政策,让很多适龄的球员无需参与竞争即可获得登场的机会。当然,为了“撑起”U23球员中超各队面目全非。而在今年年初的U23亚洲杯以小组出局告终,让大家还是看不到中国足球的希望。然而,在2018雅加达亚运会的男足比赛当中U23国足居然三战全胜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局。外界认为这是中国足协的“功劳”,而球队的目标也变成“最低目标”为亚运会八强。万万没想到的就是,U23国足在面对U21沙特的时候出现4比0的落后,即使在15分钟内连入三球都无法改变败局。也因为没有完成上面安排的目标,主教练马达洛尼要承担输球的责任。本场比赛从战术方面来说,马达洛尼就表示里皮并没有否定他的临场指挥,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不太好否定战术大师的观点。但我们的确看到U23国足球员在上半场过分紧张导致失误连连,才让对方把握机会轻松破门。而U23球员与对方的确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中国足球青训日积月累的“成果”,要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马达洛尼出成绩也是强人所难。 您的“订阅”是我的动力,请大家“关注”本人的头条号,医学与体育相结合是特色!一起聊球,一起支持中国足球!
受到疫情的影响,国内各级联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管是中超,中甲还是中乙或者说是U23球队的球员都很少踢比赛,今年的时间一点走到了5月8日,余下的时间我们要只争朝夕。部分中超U23球队踢中乙,国青踢中乙也是可以接受的,中国足球正在改革中,任何的尝试都要符合足球的发展规律,目前足协的目的是让年轻球员有球可踢,在比赛中得到锻炼。笔者认为未尝不是件好事。
首先,在中国足协各项政策下,企业家对投资中国足球特别是乙级队已失去信心,这也导致报名参赛的乙级队数量不足,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金字塔塔底已崩溃。在这种局面下,中国足协推出预备队和U23参加乙级联赛,虽然说是无奈之举,但是确实是一箭双雕的好招,既解决了乙级队数量不足的难题,又解决了年轻球员联赛经验不足的问题,是一件好事!不过,还是希望尽快恢复有足够投资的乙级球队,这才是真正的足球金字塔塔底。
按目前中国足球现阶段的情况:
足协为了2024年奥运会着想,国青+部分中超U23球队参加中乙2020赛季的方案,本人认为有利也有弊。
先说利:
现阶段的人才太匮乏,又踢不上比赛,熊猫杯被韩国队脚踩奖杯羞辱的一幕更是堪称中国足球的耻辱。因此,中国足协下定决心让国青队踢中乙联赛,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中国足协以其为主体组队出战中乙联赛,也是希望他们够通过实战锻炼,积累比赛经验,提升竞争力。足协只能出此下策,效果怎么样,还未知,又让我们球迷四年翘首等待。“中国强则少年强”只有青年队出成绩了,我们国家队才能进步,基础打好了,顶端人才才能更多更好。
而中超U23球队球员为何参加乙级联赛,是足协,第一次承认预备队联赛属于鸡肋比赛,比赛强度非常低,球员没办法得到提高,然后才想到把这批球员放到更有竟争意识和强度比赛的乙级联赛去踢球。
足协的意图,就是帮助那些踢不上比赛的国青球员和预备队球员,目前中国足球人口基太少,只能在这些已注册了的足球人员上想办法给他们提高,强打增强剂,至少有球可踢,有比赛可练,不至于荒废了。
年轻球员在这种环境都是以小打大,毕竟乙级联赛的队员都是成年队的职业运动员,有些队的球员还是挺强的,有些球员都有曾经在顶级联赛的经历,现在国青去乙级联赛和他们踢中乙,肯定能够得到锻炼。无论是能力也好,心理状态也好,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必竟现这批球员能力在中超是没办法踢上主力,甚至替补。
再说弊
积分模式,那就是要对联赛规则形成冲击,国青打中乙,国青到底是计分计名次,还是计分不计名次,还是不计分不计名次?如果什么都不算,那可能会对比赛的质量带来影响,而且,国青毕竟是国字号队伍,这样的锻炼效果并不会很好。
一旦计分,这对中乙球队来说,就会产生压力,所以他们和国青踢的时候,就会比较认真。因为,这确实会对他们产生切身利益。如果不计分,对手如果敷衍了事,那更没能达到效果。
组队模式,就是国家再次圈养这些球员,而不是让这些球员到各个俱乐部去野蛮生长,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法则,这球场上也一样,能力提高了,难道踢不上主力吗?现如今,集中起来组队,意思就是给你喂食,学习提高的能力,学习捕食的能力,将来能适应中超比赛,不至于给大自然给淘汰了。这样的圈养模式,能不能有所提高,还有待验证。比如陶强龙一人在中超有过出场经验,并且有过进球,如果国青参加中乙,陶强龙应该在哪里效力?
中乙联赛好歹也是职业联赛,国字号参与其中会带来一些问题。球队怎么算成绩?球员怎么算收入?一支乙级队的投入,一个赛季下来怎么也得上千万元,这笔庞大的费用由足协来出是否值得?即便是年轻球员,如果不算奖金,谁能保证球员会在比赛中尽全力?球队后勤和球员的健康,又是谁来负责?
总之,如此多的问题,还要多方协商得出一个好的结果,而不是马虎了事,如此一个“特殊培养方法”,属于“强打增强剂”呢,还是“误人子弟”,还要制定正确决策和方法才是,否则又是白白浪费球员四年光阴,下届奥运又成泡影。
目前中超预备队即新赛季的u23球队及国青队打中乙的消息已经在昨晚经足协主席陈戌源得到了确认,目前也就是最后官宣的时间,以及参加中乙球队的数量还未确定。
由于过去这些年,中超预备队及中甲预备队联赛的比赛可谓就是走形式,甚至都不如一线队冬训的热身赛来的效果好,强度大。现在取消预备队比赛,球队转而参加中乙比赛,比赛的质量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U23球队参加中乙会积分但不涉及升降级,一方面即能保证中乙球队再和这些球队比赛的时候可以获得积分不至于使这些比赛沦为鸡肋,可以使中乙球队认真对待,U23球队也可以得到锻炼。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双方有利。
另一方面,国青队在成耀东的带领下,亚青赛失利后,球队整体技战术不高,比赛质量不高成了首要的关键。因此足协考虑国青队打中乙,同样也是积分不参与升级。
足协的这种方法国外的做法一样,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涉及到中超利益的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因为上赛季结束后,很多球队退出了中乙,因此足协在中乙联赛的准入尺度上应该放宽,比如取消球队关于青训梯队的要求,否则将会有更多的球队退出联赛。
我赞成预备队及国青打中乙,但是很多细节需要考虑到位,必须充分顾及中乙现有球队的利益,否则中乙的未来绝不是补充球队就能解决的。
不请自来!简单说下
背景
这届国青(2001年龄段),是未来冲击2026世界杯的主力阵容。但是这支国青实力十分可悲。
基数少
2001年生,基本在2008-2010年开始踢球,但是这段时间正值中国足球打假反赌的高峰,大部分家长对于把孩子送去踢球这件事都望而却步。所以这个年龄段基数少的可怜!!
水平低
去年熊猫杯,韩国国青脚踩熊猫杯,相信球迷都记忆犹新。而我们的国青却,以3战皆负、净吞7蛋且未入1球的战绩惨淡收官!去年的熊猫杯已经成为了这届国青真实的写照!
死马当活马医
综上,01年龄段任务重担子大,但是水平低基数少。所以仅剩的能拿的出手的这些球员,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比赛,其实是一件好事!
弊端
中乙对抗水平有限,球员上升空间狭小。诸如陶强龙等能在中超打上比赛的,如果还去中乙踢球的话,就有些大材小用了,反到不利于球员发展。
我认为,如果让国青踢中乙,还需要看母队的意愿!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这里求个粉
专注中超,专研足球
做你喜欢的球迷媒体
关注我,你不会后悔
U23政策自从出台就备受争议,此次亚洲杯的出局更是将其和足协推向风口浪尖,总体来说此次对国足表现的褒奖之词还是盖过批判的!进步确实存在差距也不可忽视,我们也期待中国姆巴佩的诞生!
首战3:0阿曼、第二场0:1小负乌兹别克、生死战1:2惜败苦主卡塔尔。三场比赛只胜一场结局确实不如人愿,但真正懂球的应该看得出在场上U23小伙已经做的很好了,传控、配合、个人能力都有体现,尤其在第二场在落后情况下打出了气势和精神!最后一战可以说是裁判左右了比赛,中国队竟然7黄1红差异性的判罚也祝愿这位伊朗裁判万事大吉!
球员的精彩表现当然离不开平时的不断积累,也是在足协出台U23政策后才有大批量年轻球员得以出场,因为每个俱乐部都是以争冠或是保级为目标所以在为达目的之前很少启用经验不足的球员。17年的权健、鲁能等都打出青春风暴,并且收效显著。所以U23政策还是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足球的良性发展,只是时间关系可能目前的结果还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球员在个人能力方面和亚洲强队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出局确实遗憾但不能全盘否定U23政策,毕竟我们在此项赛事上拿到了第一个三分!18年中超青春风暴更盛也会是国足新老交替的重要一年,所以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还是有失公允的,19年的亚洲杯或是22年的世界杯才是真正的考场!
U23政策在短时间内当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有些U23本就是之前踢不上球的球员,为什么踢不上球?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为什么自身能力不足?因为从小没有刻苦的训练,U23政策迫使一些年轻球员加强训练,但从长远来看,球员还是要从小抓起,接受科学的训练体系,看看19岁的迪巴拉、姆巴佩已在五大联赛站稳了首发位置,23岁确实不小了,还是踏实搞青训,不能急功近利!
U23执行了1年,肯定是有用的,但收效甚微,起不了多大提升作用。新政可能可以让我们在打阿曼这个弱队的时候多进一个球,但无法帮助U23国足战胜乌兹别克斯坦和卡塔尔这样的强队出线。
U23亚洲杯之前已经打了2届,我们还未尝胜绩,此次U23亚洲杯首场比赛,U23国足就取得了开门红,3-0大胜阿曼队。赛后,很多人为新政叫好,说之前是错怪中国足协了,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刊登文章,盛赞如今中国足球终于收获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可是,小组三轮打完后,之前鼓吹U23新政的那些人就被打脸了,1胜2负,我们依然未能出线,与前两届相比,只是多赢了一场球而已。在冰冷的事实面前,体育总局也默默删除了赞扬新政的那篇文章。
在U23国足出局后,央视评论员贺炜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人对于U23新政的看法,“记得首轮大胜之后,热泪盈眶山呼万岁“U23新政赢了”的诸君呢,要不要出来走两步?你就算点个外卖,还得等半小时呢,新政到底赢没赢,难道不应该观察观察再说?大人们有压力,诸君有人情,这都可以理解,但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
U23新政对于年轻球员的提升有限,还带来了一些弊端,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一名球员过了23岁的年龄后,他不再享受这个政策后,还能不能有上场的机会,权健的郑达伦、申花的徐骏敏都面临这个问题。同时U23新政的存在,还损害中超了联赛,给刚刚兴起的职业联赛氛围浇了一盆冷水,伤了投资人的热情,使得比赛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说一万道一千,希望这百害而无一益的U23政策尽快被废除,把球员能不能上场的选择权交给主教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甲u2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甲u23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